2022年村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典型汇报(2022年)

发布时间:2022-06-18 09:12:02 来源:网友投稿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2年村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典型汇报(2022年),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写作有帮助!

2022年村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典型汇报(2022年)

2022村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典型汇报5篇

【篇1】2022村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典型汇报

凝心聚力 共谋发展

奋力创建省级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

定新乡堡堡寨村省级民族团结

进步示范村创建活动典型材料

堡堡寨村位于定新乡西北面,距乡政府9公里,全村总面积9.5平方公里,辖17个村民组,全村共512户2030人(其中少数民族323户1292人,占全村总人口的63.65%),现有党员45名。耕地面积2425亩,其中田94亩,林地面积4852.85亩,2013年人均收入3875元,村境内无矿产资源。年平均气温在15.1℃左右,年平均降水量1005.2毫米左右,属亚温热带气候。长期以来,堡堡寨村认真贯彻落实党的民族宗教政策,立足自身实际,把谋求民族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作为贯彻党的民族政策、维护民族团结进步的头等大事。通过一系列方法措施,有力促进了民族团结进步工作的深入开展,使该村贯彻执行党的民族政策的自觉性、积极性大大提高,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更加密切,民族团结进步工作迈上了新台阶。

一、主要做法

(一)狠抓组织建设,巩固民族基础

创建省级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和民族宗教工作是党和政府的重要工作,是党的群众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该村对创建省级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和宗教事务的管理高度重视,成立了以村党支部书记为组长,其他负责人为成员的省级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创建工作领导小组,签订了目标责任书,紧紧围绕民族团结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列入党支部的重要议事日程。同时,通过梳理原有制度,查缺补漏等工作,进一步完善了村民族工作组织建设,逐步实现了民族团结进步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社会化。

(二)发展民族教育,提高民族素质

在提高少数民族素质工作方面,该村采取多项措施,分层次、有针对性的对村民开展教育。

一是以政策理论学习为重点,开展对少数民族干部的教育。坚持每季度召开一次专题会议研究政治理论、法律、法规学习和培训工作,每次例会由村党支部书记负总责、具体抓。加强领导,周密安排部署,做到年初有计划,年终有总结,制定了学习计划,明确了学习的重点内容,提出了目标要求,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平安村建设,主要学习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十八大精神及省、市、区有关会议精神和方针政策、《宪法》、《民族区域自治法》、《婚姻法》、《妇女权益保障法》、《土地法》、《宗教事务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内容。

二是以思想道德建设为重点,开展对村民的教育。充分利用村农家书屋各类藏书8000余册的优势,对村民进行基本道德规范、社会荣辱观、民族宗教政策、民主法治以及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等教育。利用横幅、标语、黑板报、平安建设宣传栏等多种宣传手段,累计举办村民培训班9期、专题讲座6次,提高了村民的法制教育以及社会公德意识,村民学法、懂法、知法、用法、守法的风气进一步高涨。同时,结合文明户、五好家庭等群众性评比活动,以提倡健康、文明、科学的生活方式,引导村民把思想观念统一到民族团结、发展经济上来,使各族村民一心一意谋发展,努力实现民族团结,树立文明新风尚。

三是以普及科技知识为重点,开展对村民的教育。近年来,该村从培育技能型、管理型、知识性村民入手,共组织村民学习教育培训班15期,参加培训的干部村民1000人次,发放宣传资料2万余份。通过学习教育培训,村民的思想观念得到了不断更新,民族团结思想意识不断加强,造就了一批讲道理、有文明、懂技术、会经营、能致富的新型村民。

四是以提高村民入学率为重点,加大青少年受教育的力度。近年来,该村高度重视民族教育事业,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对少数民族青少年教育的支持,经过不懈努力,2013年全村适龄儿童入学率达100%,适龄少年入学率达100%,各项指标均达到两基标准要求。

(三)加强经济建设,助推民族发展

大力发展民族经济是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进步的基础,也是维护少数民族稳定和社会稳定的前提条件。近年来,该村始终以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目标注重发展村域民族经济,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一是发展壮大村域经济。村两委班子十分重视村级经济发展,2013年,经积极争取,在上级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通过整合上级扶贫资金及农户自筹资金260余万元,采取大户带头、散户参与的方式,成立了堡堡寨村养羊专业合作社,实行规模化养殖、专业化管理、科学化饲养,进一步拓宽了农民增收渠道,为该村群众发家致富奔小康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目前,该合作社湖羊存栏340头,以市场价计算,每年为群众增加收入60余万元。

二是努力增加农民收入。为切实做好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工作,该村以加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为突破口,在切实抓好传统农业工作,认真做好春耕、秋种生产,确保全村粮食产量稳定的同时,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加大科技兴农力度,强化畜牧养殖业发展,继续把劳务经济作为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措施来抓,坚持政府引导与市场运作相结合,推进自然条件差、增收潜力小的村民组劳动力向第三产业转移,切实做好务工人员的管理服务工作,依法保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加大农民工培训力度,进一步增强群众增收致富和闯市场的本领,实现增收目标。

(四)发展社会事业,促进民族和谐

一是深入实施美丽乡村建设和危房改造工作,切实改善人居环境。2013年,该村紧紧围绕县委、政府关于美丽乡村建设的总体部署及乡党委、政府工作安排,立足于村情实际,认真谋划新农村建设总体思路,把握重点、强化措施、狠抓落实,扎实有序地开展美丽乡村建设工作,实现了三新(即全村产业新发展,农民生活新提高,村容村貌新变化)。为切实改善农村困难群众居住条件,在乡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该村坚持农村危房改造二最标准(即在安排确定改造对象时,以解决最困难群众基本居住环境为目的,改造最急需、最危险的房屋),全盘考虑、精心部署,按照危改对象的类别、等级,科学安排、有序推进,加强技术工人的培训,采取切实有效措施,认真做好农村危房改造相关工作。据统计,该村2013年共完成连户路硬化242户8884.75米,完成院坝硬化266户16241.4平方米,完成农村危房改造96户,提高了村民生活质量,美化了村民生活环境。

二是大力发展社会事业,助推和谐社会进程。堡堡寨村文化、医疗、公共服务设施健全,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措施完善,实现适龄儿童入学率100%。认真搞好困难群众和农村低保困难补助的发放等惠民工作,切实解决贫困人口温饱问题。积极做好农村困难群众最低生活保障工作,城乡低保达到应保尽保。大力推广农村养老保险,实现应保尽保,社保工作正常开展,2013年完成参保人数为557人。加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政策宣传力度,完成合医参保1399人。村内电力设施较完善,电力供给基本有保障。村村通、户户通卫星电视覆盖47%,村内移动通讯普及较好,基本实现全村覆盖。让全村各族群众感受到了党的恩情、政府的温暖,享受到了改革与发展的丰硕成果。

二、取得的成效

(一)统一了思想,提高了认识。通过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宣传教育活动,使该村各族群众普遍受到了一次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党的民族宗教政策和法律法规的再教育,对开展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目的、意义、作用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自觉参与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的自觉性、主动性、积极性显著增强,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思想深入人心,家喻户晓。

(二)进一步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自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创建活动开展以来,村两委班子将其与推进各自工作结合起来,在为群众解决实际问题上狠下功夫,使广大群众深受其益,深得其惠,进一步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

(三)发展经济,不断夯实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物质基础。立足村情,科学制定发展思路,积极引导各族干部群众将精力集中到治穷治愚、发展经济、建设小康上来,推动了全乡经济持续稳步的发展,保证了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健康发展。

三、下步工作打算

堡堡寨村是一个多民族村。因此,今后在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民族宗教政策,全力维护和巩固现有局面的基础上,应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加快村域经济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全面进步。加快地区经济发展是民族团结进步的首要任务,要紧紧围绕创建这个平台,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核心,继续加强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保护建设力度,着力推进农业结构调整,认真做好扶贫开发和优势资源开发工作,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突出抓好招商引资和劳务输出,放手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夯实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基础,为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稳步发展提供坚实的物质保障。

(二)大力普及科技知识,提高各族群众的科技文化素质。强化基础教育地位不动摇,加速发展民族教育事业,将民族教育作为培养各类人才,提高劳动者素质,推动村域经济发展的系统工程,切实抓紧抓好抓出成效。立足农业生产实际,面向农民群众,广泛开展农业生产技术、劳动技能等的学习培训,不断提高农民群众的科技和技能素质,推进实用科技技术的运用和普及。

(三)加强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坚决清除影响民族团结,社会稳定的各种不利因素,从法律和制度上保证党的民族宗教政策切实落实到位。深入开展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积极落实各项综治措施,全力维护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进一步加强民族团结教育,坚持不懈地在各族干部群众中进行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和党的民族宗教政策的再宣传、再教育,牢固树立各民族谁也离不开谁的思想,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深入进行。

(四)积极开展与周边村的共建共创活动。积极加强与周边邻村的友好联系,以加强往来、深化了解、融洽关系、增进团结为目的,开展形式多样的共建共创活动,不断推动共创共建活动的深入进行,努力维护边界地区的稳定,切实巩固创建成果。

【篇2】2022村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典型汇报

柳毛湾镇中心学校申请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模范单位汇报材料

一、学校基本情况

柳毛湾镇中心学校建成于2000年,由柳毛湾镇中心小学、柳毛湾分校、汇民渠分校、皇渠分校、沙门子分校、柳毛湾镇中学这五所学校合并而成,是塔城地区最早实现集中办学的九年一贯制学校。全校现有14个教学班,在校学生406人。其中,汉族237人,回族96人,哈萨克族37人,维吾尔族19人,东乡族13人,撒拉族2人,保安族1人,藏族1人。学校现有教职工48人,汉族47人,蒙古族1人。

二、建立健全的民族团结进步创建领导管理机制

2012年3月5日召开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会议,学校成立了以校长(书记)为组长的创建工作领导小组,设立创建办公室,配备了专门人员,做到分工细致、职责明确,确保活动的宣传发动、组织安排、联络沟通、信息简报、巡视督查、经费保障、协调服务、总结汇报等各项工作的落到实处。进一步建立和完善了一整套工作责任制度,确定了学校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单位创建工作,以抓学习,求团结,树典型,结对子,思稳定,求发展为主题,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使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更具特色,各类活动丰富多彩。牢牢把握“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方向,坚持“一手抓民族团结,一手抓教育发展”,在扎实开展工作的基础上,创建地区级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单位。 

学校制定了《2012-2015年柳毛湾镇中心学校创建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单位的三年规划》,每年3月份召开民族团结进步创建部署会议,制定每年《柳毛湾镇中心学校创建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单位的实施方案》《柳毛湾镇中心学校创建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单位计划》等长效机制,保证了创建工作的顺利进行。

三、贯彻执行民族政策法规

2013年3月13日,学校组织全体教职工召开动员大会,会上校长王生斌作动员讲话,副校长张发军宣读民族团结进步活动实施方案。校长对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活动提出了三点要求:一是深刻认识开展民族团结教育年活动的重要性、必要性、紧迫性。二是准确把握目标要求,明确方法步骤,扎实深入地开展民族团结教育活动。三是加强领导,狠抓落实,确保民族团结教育活动取得实效。通过召开动员大会,使广大教职工深刻认识开展民族团结进步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以时不我待的精神投入到民族团结教育年的各项活动中,及时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自治区、州党委、县委的统一要求和部署上来。

从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单位创建以来,我校定期召开民族团结进步会议,结合工作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学习计划。采取集中学习与自学方式相结合,形式多样地开展学习教育,确保教职工入脑入心,真正触及思想深处,统一思想认识。利用每周五下午政治学习时间,由校领导组织重点学习《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民族团结教育条例》、《民族团结教育通俗读本》《马克思主义“五观”》、《民族宗教制度》、《新疆三史》等,学习中央、自治区党委关于加强民族团结、维护新疆稳定的一系列重要指示精神,以及各相关会议文件和领导讲话精神。分阶段、分专题、有针对性地组织学习,做到学习活动与工作密切联系,确保学习教育活动取得实效,学校教职工已撰写3000字读书笔记和1篇学习心得。

四、积极开展创建活动

利用校园广播、展板、黑板报、手抄报、征文、演讲比赛、知识竞赛等载体,加强民族团结教育的宣传力度。举办“加强民族团结教育,构建和谐校园”手抄报展评,开设民族团结教育橱窗专栏,定期出民族团结教育宣传黑板报,开展“知我民族、爱我中华”的民族团结知识竞赛、主题征文暨“民族团结教育”师生演讲比赛活动,民族团结主题美术作品展等,在全体学生中进行民族团结教育,引导学生了解民族历史和民族文化。

与德育阵地教育相结合,发挥课堂教学、主题班会等渠道的教育作用,渗透民族团结教育。开展“讲述我身边的民族团结故事”主题班队会,结合周边回族聚居区的特点,开展“五会”活动(会认回族服饰、会认回族建筑,会认回族文字,会跳回族舞蹈,会唱回族歌曲),利用升(降)旗仪式,做到四讲(讲祖国悠久的历史、讲祖国幅员的辽阔、讲祖国物产资源的丰富、讲勤劳勇敢的各族人民),宣传各民族在历史变迁中的重要贡献,借助民族图片宣传、影片展览等途径,引导师生学习民族团结模范人物和先进事迹。

抓住民族重大节日,特别是周边回族的开斋节、古尔邦节,开展 “共庆节日、共享民族团结和谐幸福”的民族节日庆祝活动,让各民族学生在共庆节日中享受民族团结和谐的快乐,增进各民族学生之间的友谊。

组织开展“民汉一家亲”活动,动员广大师生互帮互学、团结友爱,促进各民族师生和睦、和谐。

以“五个一”活动为着力点,大力开展“民族团结月”活动,深化活动效果,读一本民族团结题材的好书,开放学校图书室,为学生推荐了《穆斯林的葬礼》、《我的祖国》、《永远的丰碑》等民族团结的书籍,增长民族知识。唱一首民族团结歌曲,开展全校学唱民族歌、学跳民族舞活动。看一部民族团结电教片,发挥远程教育的作用,利用远程教育中的电教片,对学生进行民族团结教育。开一次民族团结教育座谈会(故事会),利用教师研修时间开展民族团结座谈会(讨论会),学生开展“少数民族优秀人物事迹”故事会。写一篇民族团结文章,在民族团结教育宣传月,组织教师开展《我为民族团结做贡献》征文比赛,学生开展“祖国在我心中”的作文比赛。

五、构建和谐的民族关系

着力打造学习型学校,重视理论学习。把党的民族理论、政策、法律法规,纳入中心组学习、党员学习和教职工理论学习计划,认真组织师生学习《民族区域自治法》、《教育法》、《义务教育法》、《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民族团结教育条例》,提高全体师生对加强民族团结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教育和引导各族师生做到不信谣、不造谣、不传谣,互尊互信、互学互帮,和睦相处,关系融洽,不利于民族团结的话不说,不利于民族团结的事不做。

建立联谊制度,重大节日期间组织各民族师生员工开展座谈、走访慰问、联谊等活动,如每年开展的“手拉手“送温暖活动。元旦期间组织学生在各班教室举行联谊会、游园活动等。

健全矛盾化解和排查调处机制,认真做好信访工作,及时妥善处理和解决各类涉及影响民族关系的纠纷和矛盾,以防矛盾扩大化、严重化,将矛盾或者冲突消灭在萌芽状态。

坚守教育主阵地,严密防范“三股势力”渗透破坏活动,学校在校园内和教室内设置宣传版面,时刻提醒广大师生不能松懈大意,要有高度的政治警惕性。

多层次、广渠道积极开展法制教育宣传。经常邀请法制副校长、派出所民警来校开展法制讲座,利用广播站播放民族团结主题广播稿、团队课播放法制视频,德育处组织开展好主题班队会和周一国旗下讲话,有效地提升师生法律素养。

一系列活动的开展,在我校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我校各族师生互相尊重、互相信任、相互学习、相互帮助,能够和睦相处,关系融洽。未发生不利于民族团结的事件

六、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

我校认真贯彻落实扶持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教育发展的优惠政策,大力帮扶各民族贫困师生员工改善工作、生活、学习条件。学校领导团结务实,能够竭尽所能为各民族师生提供优良的生活、学习环境。

在学校领导的大力支持下,通过各种活动的开展极大地激发了师生的民族自豪感,使爱国主义和民族团结教育有了坚实的落脚点,营造了“平等、团结、进取、和谐”的良好氛围。

柳毛湾镇中心学校

2014年5月8日

柳毛湾镇中心学校申请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模范单位汇报材料

柳毛湾镇中心学校

2014年5月8日

【篇3】2022村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典型汇报

创建省级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典型材料


凝心聚力 共谋发展

奋力创建省级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

定新乡堡堡寨村省级民族团结

进步示范村创建活动典型材料

堡堡寨村位于定新乡西北面,距乡政府9公里,全村总面积9.5平方公里,辖17个村民组,全村共512户2030人(其中少数民族323户1292人,占全村总人口的63.65%),现有党员45名。耕地面积2425亩,其中田94亩,林地面积4852.85亩,2013年人均收入3875元,村境内无矿产资源。年平均气温在15.1℃左右,年平均降水量1005.2毫米左右,属亚温热带气候。长期以来,堡堡寨村认真贯彻落实党的民族宗教政策,立足自身实际,把谋求民族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作为贯彻党的民族政策、维护民族团结进步的头等大事。通过一系列方法措施,有力促进了民族团结进步工作的深入开展,使该村贯彻执行党的民族政策的自觉性、积极性大大提高,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更加密切,民族团结进步工作迈上了新台阶。

一、主要做法

(一)狠抓组织建设,巩固民族基础

创建省级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和民族宗教工作是党和政府的重要工作,是党的群众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该村对创建省级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和宗教事务的管理高度重视,成立了以村党支部书记为组长,其他负责人为成员的省级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创建工作领导小组,签订了目标责任书,紧紧围绕民族团结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列入党支部的重要议事日程。同时,通过梳理原有制度,查缺补漏等工作,进一步完善了村民族工作组织建设,逐步实现了民族团结进步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社会化。

(二)发展民族教育,提高民族素质

在提高少数民族素质工作方面,该村采取多项措施,分层次、有针对性的对村民开展教育。

一是以政策理论学习为重点,开展对少数民族干部的教育。坚持每季度召开一次专题会议研究政治理论、法律、法规学习和培训工作,每次例会由村党支部书记负总责、具体抓。加强领导,周密安排部署,做到年初有计划,年终有总结,制定了学习计划,明确了学习的重点内容,提出了目标要求,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平安村建设,主要学习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十八大精神及省、市、区有关会议精神和方针政策、《宪法》、《民族区域自治法》、《婚姻法》、《妇女权益保障法》、《土地法》、《宗教事务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内容。

二是以思想道德建设为重点,开展对村民的教育。充分利用村农家书屋各类藏书8000余册的优势,对村民进行基本道德规范、社会荣辱观、民族宗教政策、民主法治以及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等教育。利用横幅、标语、黑板报、平安建设宣传栏等多种宣传手段,累计举办村民培训班9期、专题讲座6次,提高了村民的法制教育以及社会公德意识,村民学法、懂法、知法、用法、守法的风气进一步高涨。同时,结合文明户、五好家庭等群众性评比活动,以提倡健康、文明、科学的生活方式,引导村民把思想观念统一到民族团结、发展经济上来,使各族村民一心一意谋发展,努力实现民族团结,树立文明新风尚。

三是以普及科技知识为重点,开展对村民的教育。近年来,该村从培育技能型、管理型、知识性村民入手,共组织村民学习教育培训班15期,参加培训的干部村民1000人次,发放宣传资料2万余份。通过学习教育培训,村民的思想观念得到了不断更新,民族团结思想意识不断加强,造就了一批讲道理、有文明、懂技术、会经营、能致富的新型村民。

四是以提高村民入学率为重点,加大青少年受教育的力度。近年来,该村高度重视民族教育事业,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对少数民族青少年教育的支持,经过不懈努力,2013年全村适龄儿童入学率达100%,适龄少年入学率达100%,各项指标均达到两基标准要求。

(三)加强经济建设,助推民族发展

大力发展民族经济是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进步的基础,也是维护少数民族稳定和社会稳定的前提条件。近年来,该村始终以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目标注重发展村域民族经济,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一是发展壮大村域经济。村两委班子十分重视村级经济发展,2013年,经积极争取,在上级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通过整合上级扶贫资金及农户自筹资金260余万元,采取大户带头、散户参与的方式,成立了堡堡寨村养羊专业合作社,实行规模化养殖、专业化管理、科学化饲养,进一步拓宽了农民增收渠道,为该村群众发家致富奔小康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目前,该合作社湖羊存栏340头,以市场价计算,每年为群众增加收入60余万元。

二是努力增加农民收入。为切实做好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工作,该村以加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为突破口,在切实抓好传统农业工作,认真做好春耕、秋种生产,确保全村粮食产量稳定的同时,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加大科技兴农力度,强化畜牧养殖业发展,继续把劳务经济作为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措施来抓,坚持政府引导与市场运作相结合,推进自然条件差、增收潜力小的村民组劳动力向第三产业转移,切实做好务工人员的管理服务工作,依法保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加大农民工培训力度,进一步增强群众增收致富和闯市场的本领,实现增收目标。

(四)发展社会事业,促进民族和谐

一是深入实施美丽乡村建设和危房改造工作,切实改善人居环境。2013年,该村紧紧围绕县委、政府关于美丽乡村建设的总体部署及乡党委、政府工作安排,立足于村情实际,认真谋划新农村建设总体思路,把握重点、强化措施、狠抓落实,扎实有序地开展美丽乡村建设工作,实现了三新(即全村产业新发展,农民生活新提高,村容村貌新变化)。为切实改善农村困难群众居住条件,在乡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该村坚持农村危房改造二最标准(即在安排确定改造对象时,以解决最困难群众基本居住环境为目的,改造最急需、最危险的房屋),全盘考虑、精心部署,按照危改对象的类别、等级,科学安排、有序推进,加强技术工人的培训,采取切实有效措施,认真做好农村危房改造相关工作。据统计,该村2013年共完成连户路硬化242户8884.75米,完成院坝硬化266户16241.4平方米,完成农村危房改造96户,提高了村民生活质量,美化了村民生活环境。

二是大力发展社会事业,助推和谐社会进程。堡堡寨村文化、医疗、公共服务设施健全,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措施完善,实现适龄儿童入学率100%。认真搞好困难群众和农村低保困难补助的发放等惠民工作,切实解决贫困人口温饱问题。积极做好农村困难群众最低生活保障工作,城乡低保达到应保尽保。大力推广农村养老保险,实现应保尽保,社保工作正常开展,2013年完成参保人数为557人。加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政策宣传力度,完成合医参保1399人。村内电力设施较完善,电力供给基本有保障。村村通、户户通卫星电视覆盖47%,村内移动通讯普及较好,基本实现全村覆盖。让全村各族群众感受到了党的恩情、政府的温暖,享受到了改革与发展的丰硕成果。

二、取得的成效

(一)统一了思想,提高了认识。通过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宣传教育活动,使该村各族群众普遍受到了一次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党的民族宗教政策和法律法规的再教育,对开展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目的、意义、作用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自觉参与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的自觉性、主动性、积极性显著增强,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思想深入人心,家喻户晓。

(二)进一步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自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创建活动开展以来,村两委班子将其与推进各自工作结合起来,在为群众解决实际问题上狠下功夫,使广大群众深受其益,深得其惠,进一步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

(三)发展经济,不断夯实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物质基础。立足村情,科学制定发展思路,积极引导各族干部群众将精力集中到治穷治愚、发展经济、建设小康上来,推动了全乡经济持续稳步的发展,保证了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健康发展。

三、下步工作打算

堡堡寨村是一个多民族村。因此,今后在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民族宗教政策,全力维护和巩固现有局面的基础上,应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加快村域经济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全面进步。加快地区经济发展是民族团结进步的首要任务,要紧紧围绕创建这个平台,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核心,继续加强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保护建设力度,着力推进农业结构调整,认真做好扶贫开发和优势资源开发工作,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突出抓好招商引资和劳务输出,放手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夯实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基础,为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稳步发展提供坚实的物质保障。

(二)大力普及科技知识,提高各族群众的科技文化素质。强化基础教育地位不动摇,加速发展民族教育事业,将民族教育作为培养各类人才,提高劳动者素质,推动村域经济发展的系统工程,切实抓紧抓好抓出成效。立足农业生产实际,面向农民群众,广泛开展农业生产技术、劳动技能等的学习培训,不断提高农民群众的科技和技能素质,推进实用科技技术的运用和普及。

(三)加强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坚决清除影响民族团结,社会稳定的各种不利因素,从法律和制度上保证党的民族宗教政策切实落实到位。深入开展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积极落实各项综治措施,全力维护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进一步加强民族团结教育,坚持不懈地在各族干部群众中进行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和党的民族宗教政策的再宣传、再教育,牢固树立各民族谁也离不开谁的思想,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深入进行。

(四)积极开展与周边村的共建共创活动。积极加强与周边邻村的友好联系,以加强往来、深化了解、融洽关系、增进团结为目的,开展形式多样的共建共创活动,不断推动共创共建活动的深入进行,努力维护边界地区的稳定,切实巩固创建成果。

【篇4】2022村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典型汇报

创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工作汇报

**县**镇**彝族村认真贯彻民族平等、团结、稳定、繁荣的工作方针,依托资源优势发展煤炭产业,开展新村和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促进民族团结、进步、和谐。在创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方面主要有五个亮点:

  亮点一:解决“安居难”。为彻底解决新云、秧田沟、秤杆边3个自然村因采煤等因素造成房屋

  开裂等地质灾害问题,**村以解决村庄绿化、房屋亮化、道路硬化、庭院美化、生活现代化为重点,按照“农村城市化、村庄社区化、村民居民化、住房标准化、设施现代化”的要求,争取市委市政府、县委县政府和民族工作部门的支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示范效应好、带动能力强、可持续发展的**民族团结示范村。采取上级补、财政挤、项目配、站所帮、社会捐、企业出、群众筹的办法筹措建设资金,2008年启动总投资万元的一期安居房工程。在总投资中,上级拨款1090万元,打厂沟煤矿、大炭沟煤矿、小河沟煤矿、打磨冲煤矿、**省兴云煤矿共捐资1600万元,村民每户只要交款2万元就可住上户型为120平方米的安居房。工程结束后,可统筹解决3个自然村313户1321人的房屋安居和地质灾害治理问题,保障群众有房居住,彻底改善他们的生产生活环境。

  亮点二:解决“就学难”。为发展少数民族地区教育,改善办学条件,**村多方筹措资金发展教育。2007年以来,新华煤矿、沟发煤矿、红土田煤矿、新寨煤矿率先筹集资金260万元,兴建了新华民族小学、新寨民族小学,投资400余万元建设**完小主教学楼、食堂。投资3700万元建设**民族学校,其中大炭沟煤矿捐资413万元、群众捐资20万元、兴云煤矿捐资20万元。现在主教学楼、教师宿舍、学生宿舍、阶梯教室等主体工程已经竣工,主排水工程已完工,食堂、厕所工程正在办理各项审批手续,预计8月份内完工,9月份即可招生。

  亮点三:解决“出行难”。**村地处山区,群众居住分散,最小的自然村只有18户。虽然靠近公路主干线的自然村都修通了公路,但仍然有3个彝族自然村未通公路,其中打磨冲自然村距主公路只有500余米,被一河阻隔,群众行路极为不便。村“两委”一班人看在眼里,愁在心头,多次召开会议,研究该村的行路问题。镇党委政府协调资金15万元建桥梁,群众自发捐出土地,积极投工投劳,企业出动挖掘机械支援,新建了通车公路。厦卡自然村原有14户人家,有6户因交通用电饮水不便搬到坝区居住,尚有8户群众居住在深山老林,过着人背马驮的原始生活。村干部多次进村做工作,动员群众捐出土地,村委会帮助修建进村公路,从根本上解决群众发展难的问题。丁家脑包自然村居住着6户群众,通村的是羊肠小道,村委会协调企业捐资60余万元修通了进村道路。

  亮点四:解决“饮水难”。为解决人畜饮水及工程性缺水难题,**村投资1100万元,从法凹水库引水解决法凹、**、梨树坪等4个村委会16000余人的饮水及牲畜饮水问题。以厦卡村优越的水资源为基础,计划投入1200万元建设桂花小(一)型水库,解决厦卡等村的人畜饮水、部分工业用水及灌溉问题,目前已投资30万元完成了地质勘探等前期工作。

  亮点五:解决“就业难”。近年来,**村煤炭资源的开发,为当地剩余劳动力安置提供了优越的条件。村委会协调督促辖区内的10个私营煤矿、1个省属煤矿、8个煤炭加工转换企业,每个企业必须吸纳本村富余劳动力100人就业,吸收一部分素质较高的中青年人才进入企业的管理岗位,许多群众靠到煤矿务工走上了致富之路。(

【篇5】2022村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典型汇报

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典型材料


  共同团结进步、共同繁荣发展,为构建
  和谐额尔古纳而努力奋斗
  ---额尔古纳市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材料
  内蒙古额尔古纳市位于祖国版图“雄鸡之冠”,是我国纬度最高的县级市,与俄罗斯隔额尔古纳河相望,边境线长达672公里,是祖国北方的第一道防线。全市土地面积万平方公里,辖乡、镇、街道各2个,其中室韦乡是全国唯一的俄罗斯族民族乡。全市总人口万,有少数民族15个,人口万,是典型的高寒、边远和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做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对于发展地方经济、抵御境外敌对势力渗透、确保边境安宁稳定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多年来,在国家民委、自治区民委正确领导下和关心支持下,额尔古纳市委、政府紧紧围绕党的方针政策,充分利用自身资源,充分发挥民俗优势,勇于创新,开拓进取,创建活动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效。
  一、加强领导,精心组织,为创建活动提供坚强保证 额尔古纳市委、政府一直把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作为“一把手工程”来抓,要求各级领导班子和各民族领导干部做到“三带头”,即:带头维护民族团结,带头维护社会稳定,带头维护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实现“三个人人”,即:人人都讲民族团结的情、人人都说民族团结的话、人人都做民族团结的事。从党和人民事业发展全局的高度深刻认识开
  1
  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从组织领导、经费保障、规划制度、宣传教育、督查考核等方面入手,保证活动顺利开展。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将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与兴边富民行动、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等工作相结合,成立了以市委书记、市长为组长,相关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的民族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相应的创建活动规划和措施,高效、迅速地协调解决创建工作中的重点问题。二是提供经费保障。在财政十分紧张的情况下,坚持民族工作资金保障不动摇、不减少,坚持落实民族乡专项补助经费30万元/年,将少数民族机动金和蒙古语文工作经费及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专项资金21万元列入本级财政预算,市财政还设立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专项资金。三是制定和完善相关制度。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民族工作的决定》,分别制定了《额尔古纳兴边富民行动十一五规划》、《额尔古纳市千村扶贫开发总体规划》和《额尔古纳市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规划》三个规划,同时将这三个专项规划全部纳入全市“十一五”总体规划中。20XX年,额尔古纳市被列为全国兴边富民行动重点旗市后,制定了《兴边富民行动补助资金项目规划》和《兴边富民行动补助资金年度计划》。从制度上保障了民族团结进步活动的有序开展。四是广泛开展宣传教育。民族团结教育事关建设中国
  2
  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局,事关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事关国家的长治久安。额尔古纳市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入开展民族团结宣传教育活动的意见》精神,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网络和党校培训班,全方位、多角度地在各级党政领导干部中进行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和党的民族政策教育。切实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活动宣传月活动,在全市各族干部职工和广大群众中广泛开展了比学习、比团结、比发展、比贡献和“三个离不开”思想教育活动,涌现出了一批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认真落实《学校民族团结教育指导纲要》,全市20所中小学全部设臵了专门的民族团结教育课程,有重点、分层次、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活动,切实加深了中小学生对民族团结必要性和重要性的认识,有效引导了各族学生牢固树立正确的祖国观和民族观。五是强化督查考核。将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开展情况纳入全市各乡镇办、各相关部门的年终考核目标,并市委督查组进行不定期检查,及时解决民族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使创建活动始终做到“有领导、有组织、有目标、有措施、有效果”。
  二、抢抓机遇,创新形式,促进民族地区繁荣进步 额尔古纳市充分发挥各民族求发展、盼发展的积极性,不断创新活动形式,不断提供优质服务,从培养选树先进典型入手,大力弘扬民族文化,大力发展民族经济,努力提高
  3
  各族人民幸福指数,有效推动了民族团结进步。
  在培养选树先进典型上。坚持每三年召开一次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选树各条战线涌现出的维护民族团结、促进共同繁荣发展、共创和谐的“十佳民族团结模范”,在全社会形成学先进、赶先进、促团结、谋发展的良好氛围。不断开展慰问民族团结进步模范、慰问少数民族贫困家庭、为少数民族群众办实事等活动。20XX年以来,额尔古纳市涌现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1人,自治区级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3人、模范集体2个,呼伦贝尔市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5人、模范集体5个。额尔古纳民族团结进步模范 人,模范集体 个。
  在弘扬民族文化上。把保护和传承少数民族文化做为促进民族团结的重要手段,在着重发展民族地区经济的同时,把弘扬民族文化提上重要日程,将“文化名市”战略纳入全市六大发展战略,加大对民俗文化的挖掘、整理和保护。成立了 “文化名市”建设工作专项推进组,明确了工作责任,制定了具体的工作方案、发展计划和目标措施。全市累计投入资金近亿元用于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先后建成哈撒尔广场、青少年活动中心、文体大厦、体育馆、文化展厅、天骄公园和总面积达3600平方米的社区文化活动室,为民族文化的弘扬提供了良好的硬件条件。已经持续5年开展以俄罗斯民族文化、蒙古族发祥文化、回族文化等为主题的“广场
  4
  文化百天系列活动”,登台演出人员达万人次,吸引观众达200多万人次,为各族群众和谐共处搭建了坚实的平台。结合国家对人口较少民族发展的扶持政策,实施了俄罗斯族百年民居保护工程,兴建了俄罗斯族民俗特色食品加工项目、伊丽娜乡村俱乐部、俄罗斯族民俗博物馆和休闲广场,每年均为俄罗斯族“巴斯克”节和回族开斋节等少数民族节日庆祝活动提供资金支持。搜集了《欧迁履光》、《一把抓》等俄罗斯族民间故事,印制了《走进你—蓝色的故乡》等反映俄罗斯族习俗文化的音像制品。先后承编了反映俄罗斯族文化的书籍《额尔古纳的华俄后裔》、《俄罗斯族百年实录》,结束了我国俄罗斯族群众没有系统史料的历史。出版了反映蒙古源流文化内涵的《天骄故地〃额尔古纳》、《蒙古摇篮〃额尔古纳》、《蒙兀圣地〃额尔古纳》等书籍。组建了中老年艺术团、少儿艺术团、俄罗斯族民俗表演艺术团、哈撒尔民间艺术团、秧歌队等业余文艺团体,通过唱民族歌曲、跳民族舞蹈、演奏民族乐器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把各民族文化有机地融合在一起。通过对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拯救、发掘和弘扬,丰富了额尔古纳民族风情旅游业的内涵,最大限度地规避了民族文化濒临失传的风险,推进了政府与少数民族的整体联动,有效促进了民族团结。
  在发展民族经济上。一是全力争取国家资金政策扶持。积极争取国家“兴边富民行动”少数民族发展项目资金300
  5
  

推荐访问:村民 汇报 团结 村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典型汇报 2022村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典型汇报 村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汇报

版权所有:睿智文秘网 2009-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睿智文秘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睿智文秘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辽ICP备09028679号-1